拍一拍|这座驷马拖车的古民居,你去过吗?
来源 :惠安文旅 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8-05 11:34
浏览量:
刘望海故居座落在惠安县城北门,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出砖入瓦式的闽南建筑群,走过数百年光景,成了古民居,在城市的改造中得以继续存留下来。
沿街的门庭是砖石结构,一个大门,两个偏门,门上的匾额刻有“侍御总宪”四个大字,两侧柱子刻有一对楹联:“河南衍派家声远、惠北植基世泽长”,记载了刘望海的家世经历,整座大门古朴大方,依稀可以看得出旧时的荣光。
从两侧的偏门走入,一条依次递落的通道展现眼前,相隔数米一个小石埕,几级石阶,延连二三十米,仔细数下,共有四个小石埕,十八级石阶,据说大门正对的是坪山寺左前的小莲花山,在风水学上称之为十八学士朝莲花格局,古代建筑的构建大多与风水相关,相当有讲究。
走下通道,迎面而来的是一面砖石混建的围墙,墙上砌有两块石板 ,上刻“刘氏家庙”、“父子待御”,一块俊秀飘逸,一块雄浑大气,看得出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
通道尽头,与之相连的,是一个长近百米、宽近十米的“驷马拖车”的大石埕,青石板条铺就的道路平展而开,旁边依次排开四幢分立的古民居,俗称四房。
古民居群坐西面东,据称遥对惠安文脉——文笔山,四幢面积相近,同为三进五出开间的长厝,各座长厝皆为抬梁结构、硬山屋顶,内壁属“竽真壁”,外墙为“出砖入瓦”,俗称观音抱孩儿。古民居现仍居住着不少刘氏后人。每幢古民居间距一米多巷道,有耳门相通,巷道间挖有古井,井水甘甜可口,现仍可饮用。
刘望海故居是惠安现存最古老,也是保护最好的古民居之一,近年来经过多番修缮,旧貌及环境都大有改观,加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应该是到惠安旅游打卡的又一个胜地。
更为可观的是,古民居是开放式,参观旅游不收费的。怎么样,心动了吧,快点来打卡吧!
刘望海 · 简介
来源丨冰蓝色的眼泪
初审丨柳桂珍 二审丨林秀莲 三审丨陈建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