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未?”是一句亲切的开场白,更是惠安人招牌的问候方式。在滋润的小日子里,闲坐聊天,“讲长讲短,讲食煞尾”,从聊“吃”中,相互诉说着各自生活的安好。
秋冬已至,最易突发悲秋的情绪。But,美食能抵御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茫。没有什么是一顿吃的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
此时是最适合养“膘”的时节,给小伙伴们安利一份“养膘指南”,快点收藏吧!
图|陈志宏
▲生活在海边的人,经常能得到大海的馈赠。
冬天的海,没有夏天来的得宠。但在惠安小伙伴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他们不仅生活在海边,而且能尝到“海的味道”。
如果你吃过惠安的海鲜,你便得知大海是何种味道了。
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勤劳而勇敢,于是大海回馈给他们的是丰富的海鲜食材。傍晚时分,码头上有不少惠安女摆卖各种海鲜,琳琅满目的海产品和惠安女便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微博@曲清军
惠安人吃海鲜,不取形大,而求味鲜。崇武鱼卷、大虾米粉、蚵仔煎、小岞黄花鱼、炣辋川小杂鱼、酱油小海鲜......款款美味征服你挑剔的味蕾。
图1|吴名真、图2-3|陈艺婷
惠安小海鲜的滋味,隐藏在以小博大的美食中。小海鲜不大,却能容纳丰富滋味,味道深入人心,温暖着千万幸福小家。
惠安盛产地瓜,当地人叫“番薯”,素有“地瓜之乡”的美誉。惠安人民善于使用地瓜制作美食,地瓜稀饭、猪母粿、地瓜干、都特别地道。
图|陈海平
地瓜粉团,巴浪鱼的咸香,青菜的香甜,花生的脆感加上粉团的Q弹,各种食材荤素搭配清晰可见,出锅香气四溢。咬下一口,惊喜在舌尖中瞬间绽放,多层食材的鲜香在口中荡漾开来。
图|微博@咱厝人-陳陳
地瓜,承载的不仅是过去的生活回忆,还有对惠安这片土地的情愫。它是时间的味道,也是故土的味道。
都说广东人爱煲汤,喝汤,其实惠安人也很喜欢,尤其是在秋冬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老火汤,用来驱散秋冬阴冷的天气。
▲分布在惠西各大农场里的鸡、鸭、鹅、黑山羊等派上了“用场”。人参鸡汤、羊肉汤、姜母鹅......是时候开始进补啦!
汤汁澄清香醇,肉酥烂鲜醇,各色香气融为一锅。吹开表面的浮油,轻轻抿一口,一点儿都没有肉腥气,鲜美无敌,就让人欲罢不能!
一锅汤赋予了各种额外的功能:清热,解毒,驱寒,祛湿,清肝明目等等。老火把各种食材的味道熬出来,鲜而不俗,一锅煮了三四个小时的老火汤,温暖了惠安人的秋冬。
粽子到了泉州,骚起来,要人命!
大家都知道泉州肉粽好吃。在我大惠安,也有一种肉粽叫涂寨肉粽,可与泉州肉粽相媲美。
先把糯米等各种食材下油锅炒,出锅后淋上精心调制的卤肉汤汁,使得肉粽吃起来柔韧适度,不夹生、不油腻却又醇厚浓郁,甚至不用蘸酱都会很香。
图|微博@lee_0311_383
涂寨还有一种装在竹筒里的肉粽,也值得尝试,这可有点颠覆我们对日常肉粽形状的看法。
一份热腾腾的肉粽它涵盖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它的传承和故事,能勾起人们的无限乡愁。
在中新花园、中山北街、涂寨街尾、小岞街头……在惠安任意一处都能找到卖炸粿的小摊。这美味皮薄而酥脆,内馅劲弹而不黏。
刚咬下的第一口是带着酥脆的焦香,而第二口则是可以看见诱人的海蛎与汁水饱满的瘦肉,慢慢充盈在舌尖。
从无名小摊到排队地标,食物一直是在扮演着一个笑而不语的老生,温饱也好,欢愉也好。我们都是一名精致的食客,在油盐酱醋、蒸炒煎炸中品味人生。
吃完以上的“佳肴”,需要些果子来消化一下。在惠西的山野,余甘早已成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余甘。”
余甘的口感先酸后甜,咀嚼过后口齿间留有余甜。可谓是“苦尽甘来”。
在童年的记忆里,那串用余甘做成的“冰糖葫芦”,始终是忘不掉的甜蜜!余甘不止于味道,味道不止于味蕾,味蕾不止于舌尖上的享受。正如,余甘枝承载了惠安人儿时美好的回忆。
End
惠安人最离不开这些普通家常菜,因特定的人、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而显得珍贵。每一个人关于味道的记忆,都独一无二。
秋冬,适合养膘,也适合,暖心。人在室内,心却早已闯入味道的江湖。
走到惠安的一角,在秋冬美食间,寻找一个名为味道的答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