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独特而有趣的文化现象。
“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
时至今日,“乾薯粉”已成为诸多中年人怀旧的化身。寻访许久,终于在位于螺城镇政府大门斜对面的“田岸边美食馆”,再次看到这道惠安本土菜的制作全过程,重温了这种外地所没有的“惠安味道”。
薯粉调味、加水勾芡、干炒花生米、入锅力乾,木制的薯橹在壮实的大嫂手中沿顺时针不停地乾(用力搅拌),薯粉糊由稀变稠,由白色变为有点透明的灰褐色。在其半熟状态,倒入干炒花生米,再继续乾,直至花生米均匀地与薯粉粘在一起。薯粉熟透了,起锅装碗。再烧制由高丽菜、小肠、海蛎做出的汤汁,淋在碗中薯粉团上。
王平山 摄
看着这热气腾腾的一碗,吃在嘴里,口感爽滑、滋味鲜香。薯粉团的Q,炒花生的香,杂菜汤的鲜,每一口,都让舌尖味蕾有着层次丰富地体验与辨别。最原汁原味、最可口的无疑是这种吃法了。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油煎乾薯粉。就是将乾好的薯粉冷却,再刀切成小块,入锅油煎,佐以葱、姜、蒜和荸荠等菜色。虽香气愈浓,口感更佳,却失之那种喜庆记忆,仅仅成为一道菜而已。
番薯,因其所具有的超强环境适应性和良好的食品填充性而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而能把这种主粮进行创造性转化与演绎的,无论何地何人,都难出惠安人其右。都说美食是一种文化,而仅一道菜成就一处地方的喜庆图腾的,又有哪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