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法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法治建设,提升法治意识。一是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将依法行政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健全执法内容,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进落实各项依法行政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本系统行政执法工作。二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培训计划,组织干部参加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
(二)规范分类信访,提升治理效能。一是持续坚持“首问负责制”。明确要求群众来访时经办股室、单位详尽解答,并做好记录台账及后续跟进服务;落实依申请公开制度,依法依规公开热点信息。二是抓好信访“责任田”。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严格要求“12345”信访件反馈时限为2个工作日、政府信访协助接访时限为1小时。三是贯彻落实“三个信访”。针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信访诉求,我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有效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严格执法,及时查处投诉、举报案件。2024年共协调处理欠薪案件351件,涉及人数461人,解决欠薪397.89万元。
(四)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一是抓好源头防控。依托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和市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施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动态监管,做好源头治理。今年来累计监测项目107个,监测发放工资4.13亿元。二是设置治理专员。打造网格“护薪员”机制,指导网格内项目七台帐管理,跟踪项目工资发放情况,及时发现欠薪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纳入重点监控范围。三是推进制度落地。常态化推动在建项目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委托总包代发、工资保证金、工程款支付担保、维权信息告示牌等关键性制度落实落地,落实率达100%。
(五)落实普法计划,弘扬法治精神。一是推进人社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工地。依托维权中心两网化管理系统及惠安县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专窗,以案释法,对前来办理或者咨询业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及群众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二是开展“12333”专项宣传。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普惠政策进企业、就业助推惠民生,围绕大学毕业生、外来农民工、社区居民等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及时回应关切,倡导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六)规范劳动关系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人社领域依法行政,把劳动维权作为“安民”的基本点,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改革,坚持劳动关系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打造惠安县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专窗,实行一站式收件、一揽式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处理新机制。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标准化数字仲裁庭,推广落实“福建智慧调解仲裁”信息系统,强化调解仲裁办案质效,2024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13件,涉案金额8239.53万元,结案率91.4%。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局在法治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一是执法队伍不够强大。目前我局持有执法证的工作人员共计8名,执法工作面临着执法人员存在业务繁重、人手紧缺、专业知识及执法经验欠缺、人员的知识结构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工作形势等问题。二是普法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在当前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仍需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领域法律诉求和矛盾纠纷化解需求,需进一步强化专项法律咨询服务机制建设,切实回应社会关切;二是普法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有待提升,需根据青少年、务工人员、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法治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展分众化普法教育活动。
三、2025年的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围绕自身职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多样式普法宣传教育,结合人社业务窗口、人才招聘会等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法治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式的普法宣传。
二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通过知识学习、以案释法、心得交流、人社业务比武练兵等多元化形式开展法治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鼓励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培训考试,扩充执法人员队伍。
惠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2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