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惠安盛丰农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创建2024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项目验收结果的公示
时间:2025-04-11 14:59 浏览量:

   为切实做好 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根据《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3〕119号)、《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4〕57号)及《惠安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惠安县农业农村局于2025324日组织项目验收组,对惠安县家兴农场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技术、惠安盛丰农业有限公司叶菜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惠安怡养综合农场阉鸡的禽流感免疫技术、惠安恩得台农业有限公司泉薯高产栽培技术、惠安宏兴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绿盘鲍工厂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等项目进行验收。现将验收结果予以公示(详见附件),时间五个工作日,自411日至417日止。

  若有异议者,请通过来信、来电等形式向惠安县农业农村局反映并对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负责。没有异议者,我局将按程序拨付给上述5家企业合作创建的2024年度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项目补助资金联系人:陈振彬,电话0595-87396158,地址:惠安县螺城镇建设南街635号, 邮编:362100。 

                           惠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5411 

   附件 

     惠安县2024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 

  创建情况及验收结果 

    

  一、惠安县家兴农场设施大棚草莓无土栽培技术项目 

  项目由惠安县家乡农场创建。实施地点:辋川镇下江村赖厝自然村,示范面积600平方米。主推品种:设施草莓无土栽培,主推技术:水培技术及装备、基质栽培技术及装备补光技术及装备等3项。通过项目建设,在经济效益方面,可为农场每亩每年增收1到1.5万元;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示范和推广,为带动周边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水循环再利用。采用基质培、水培和雾培,绿色低碳种植模式,实现节水节地节肥节药,生态效益显著。经综合量化考评,项目总分平均92.1分,验收组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项目评为良好等次。 

  二、惠安盛丰农业有限公司叶菜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项目由惠安盛丰农业有限公司创建。实施地点:惠安县黄塘镇松溪村吴厝25号,示范面积250亩。主推品种:叶菜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主推技术:整地旋耕全程机械化、飞防全程机械化、开沟起垄全程机械化等3项。通过项目建设,在经济效益方面以种植生菜为主,轮作水稻等粮食作物,年产蔬菜5000吨,主粮1200吨,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可实现利润15%—20%之间;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种植水平;生态效益方面,提升公司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增加更多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经综合量化考评,项目总分平101.1分,验收组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项目评为优秀等次。 

  三、惠安怡养综合农场阉鸡的禽流感免疫技术项目 

      项目由惠安怡养综合农场创建。实施地点:黄塘镇松溪村尖山,禽畜养殖舍500平,日常存栏鸡鸭3500羽,年出栏鸡鸭7000羽。主推品种:阉鸡的禽流感免疫技术,主推技术阉鸡的禽流感免疫技术、阉鸡饲养关键技术、农场消毒药规范使用技术等3项。通过项目建设阉鸡肉产品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好评,活禽鸡鸭农产品获得“福建农产品无公害认证”,为福建省无公害活禽生产基地。经综合量化考评,项目总分平91.02分,验收组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项目评为良好等次。 

  四、惠安恩得台农业有限公司泉薯高产栽培技术项目 

      项目由惠安恩得台农业有限公司创建。实施地点:净峰镇湖街村,示范面积110亩。主推品种:泉薯高产栽培技术,主推技术:地旋耕全程机械化、泉薯高产种植技术、节水微喷灌技术。通过项目建设,在经济效益方面,基地采用粮、菜轮作的经营模式,以种植泉薯为主,轮蔬菜等粮食作物,年产蔬菜5000吨,主粮2500吨,年600万元以上,可实现利润10%-15%之间;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建成投产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种植水平;生态效益方面,可提升公司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增加更多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经综合量化考评,项目总分平99.2分,验收组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项目评为优秀等次. 

  五、惠安县宏兴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绿盘鲍工厂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等项目 

  项目由惠安县宏兴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实施地点:惠安县净峰镇墩北村。主推品种:绿盘鲍工厂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主推技术:多层次营养饵料喂养技术、鲍鱼病害防治技术、鲍鱼苗安全度夏技术等3项。社会效益方面,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展示、培训作用,将基地建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对周边养殖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帮助村民增收;经济效益方面,预计经过6个月的规模化管理和健康养殖,培育出绿盘鲍优质苗种360万粒,每粒约0.5元,预计产值达180万元;生态效益方面,有效地降低养殖的成本,提高的大鲍苗种培育的管理层次,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有助于优化鲍苗的品质,实现鲍苗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经综合量化考评,项目总分平均92.4分,验收组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项目评为良好等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